您当前的位置:主页 > 专题 > 路内长篇小说《慈悲》专题
2016年12月09日09:36 来源:上海作家网 作者:上海作家网 点击: 次
现在70后作家比较缓慢,也比较晚的崛起起来,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现象,70后作家现在看一点也不弱,将来也不会弱于60后,包括路内,包括徐则臣,徐则臣和路内都写到父辈,而且徐则臣在《耶路撒冷》里面写父辈比70后写的还要好,路内有点这个意思,路内前边作品写青春,现在也开始写父辈,70后的父辈很有意思,文学性很强,可能比70后父辈生活的文学性比70后本身还要强,所以写起来很生动,《慈悲》看了后觉得我很喜欢,确实是这一代人能够把父辈写出来是我很惊讶的, 70后父辈的生活其实不写也就不了解了,关键在于能不能把当时的环境和细节写出来,比如说,他家里拆手套,那时候玉生的母亲在家里拆手套,第一句话,就一句话拆手套,我看了很感动,因为我是那个时代过来的,那时候家庭妇女没工作的,拆手套是很容易挣钱的途径,路内《慈悲》的语言简练是我非常的喜欢,就一句话,一下子把那个时代写出来了,这不是所有70后都能写出来的。
路内写这个化工厂,写这个传统工厂,写传统工人在70后作家恐怕是相当少的,也相当难得,现在一般都是写农民工,《少年巴比伦》他也写了传统工厂,这个写工厂要比写农村当然要难得多了,好几十年了,这几十年里乡土文学重量级作品是非常多,但是写工厂的经典作品是相当得少,大家不愿意写,同时我们也不愿意读,觉得工厂题材特别的枯燥,工厂的小说我们一读就和乡村小说感觉不一样,能够写的像路内小说这样,我还是头一次见到,把工业题材写的这个样子,我觉得是个很大的创新,他写的完全是很滋润的,这里边也有生产过程,比如说用脚去踢那个阀门,可是那个不是写生产,是写踢阀门的后果,是吧?那个邓思贤就因为踢一下阀门送去劳改了,这里边还有生产过程,比如写运原料筒,把原料筒弄倒了滚回去,这是个生产流程,他不是写生产,他是写工段长在整白孔雀,白孔雀是厂长的情人,白孔雀弄了一下弄不动,一屁股坐那儿,我不干了,所以这个里面一切的关于生产的东西都完全是写人物,所以整个的小说和乡村小说就完全等量了,这一点我觉得他是一个创造,因为中国至今的写工厂题材、工业题材都是隔的,一下就隔一下,他这个非常的流畅,这个很不容易。
另外来讲,他这个小说的意境还是很好的,愿给一切众生安乐叫做慈,愿把一切众生痛苦叫做悲,他主要写的是众生的痛苦,但是以慈悲的情怀来关照,来形成了小说的主题,这个小说里边的这些人物的名字都带一个生字,其实他们都是像死而生,生来就在死亡的阴影下,这是一个苯酚工厂,他写这样一个工厂,所以我觉得是一个很大的象征,这些工人们注定要在退休前或者退休后得癌症,比例非常之高,他们明明走向死亡,还这么生存,像段兴旺,就因为更有毒的苯酚车间,一个月补助多20多块钱他就要求去,最后不就死了吗?师父这个人物临死都动不了,让人背着到工厂去坐到工会主席面前,说我不问别的,就问我的丧葬费是多少,他们非常感动,这是一个大的象征,这样一群人在这样一种环境中向死而生,而且还在坚韧的活着,确实有温暖,但是主要还是写苦难,那么我们不在工厂的人就完全不一样了,我们的今天,我们的空气,我们的水,我们的食物,我老婆买菜在家做饭,现在只给我做冬瓜,因为她认为冬瓜是没有污染的,青菜都吃不了了,所以我们真是逃脱了这样一种生存状态吗?这个小说整个的象征意义也是我比较喜欢的,他的经验我也比较喜欢的,宿小东抓监的时候,写他在床底下用电筒一照,有一个用过的避孕套,他就笑了笑。我当时就在想,这个宿小东完全可以说几句话,而且这几句话绝对不是多余的,可是他就不写,我反而更喜欢这种,因为我读的那种啰嗦的东西太多了,所以我特别喜欢这种,作者一点没有名利思想,他写了10万字,由于这么短这么短的写,写了10万字,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一定要13万字以上的。他某种程度上也吃亏,当然可以参加鲁迅文学奖,但是这种精神是很好的。当然70后写过去的时代,我也希望路内继续,再继续挖掘过去时代,不是说有很多正能量,而是因为社会环境和人性要复杂得多,我就说这些,谢谢。